1、學校情況。
1.1學校概況。
揚州市天海職業技術學校創辦于2002年,是一所非營利性民辦扶貧學校。天海是江蘇省老區開發促進會確定的江蘇老區人才培訓中心,是江蘇省老區開發促進會、省扶貧基金會和省扶貧開發協會的“職教扶貧”基地。學校2005年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7年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010年和2013 年又兩次獲得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表彰,被授予“支持和促進革命老區建設發展先進集體”稱號。2017年5月,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牽頭成立“全國革命老區職業院校扶貧發展聯盟”,天海成為首批加入的會員單位之一。
學,F租賃華東石油技師學院的校舍辦學。華東石油技師學院坐落在揚州市南郊瓜洲古渡西側,毗鄰潤揚大橋,校園建筑總面積40000多平方米。
1.2學生情況。
2019年招生294人,在校生701 人,畢業生138人。
2020年招生332人,在校生829人,畢業生161人。
1.3教師隊伍。
我,F有專任教師15名,其中文化基礎課教師8人,專業課教師7人;其中本科學歷11人,大專學歷2人,高中及以下學歷2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2人,未定職級11人;其中雙師型教師3人。
我,F有外聘教師15名。其中文化基礎課教師3人,專業課教師12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人,本科學歷10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1人,未定職級12人。
1.4設施設備
因為種種原因,學校近幾年先后兩次搬遷,原有的教育教學儀器和實習實訓設備因無法搬運或散失等原因,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失。搬到華東石油技師學院后,為了保證專業實訓教學質量,我校和華東簽訂合作協議,和他們共用相關專業的實訓室。與此同時,通過江蘇省兒童少年福利基金會、省體育彩票中心“體彩愛行走”活動,我;I集社會善款先后自建了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和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兩個實訓室。
2.學生發展。
2.1學生素質。
“做人第一、動手第一、就業第一”是天海的育人理念。學校始終將“做人第一”擺在首位,將對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德育課程、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幫助學生養成“吃苦、忍耐、誠信、自立”的優秀品質,培養他們成為“一個好人、一個正派人、一個尊重長輩孝敬父母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2.2資助情況。
據統計在332名新生中,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包含孤兒、建檔立卡戶、農村低保戶、單親特困家庭學生、殘疾家庭學生)占比達70%左右。
為了兌現天海職!叭雽W不繳錢,就業有保障”的莊嚴承諾,學校把通過各個渠道募集來的善款,根據特困生家庭的困難程度,將善款安排到每一位特困生身上。目前,這些資助款已經全部打卡發放到了學生手中。
序號 |
項 目 |
金 額 |
人 數 |
備 注 |
1 |
國補學費 |
2200元/人 |
全體學生 |
|
2 |
助學金 |
2000元/人 |
32人 |
|
3 |
揚州籍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生活補助 |
2000元左右/人 |
7人 |
含伙食費、書本費和住宿費 |
4 |
省“三會”“滴水筑夢”助學金 |
3000元/人 |
100人 |
|
5 |
“未來工程師”助學金 |
1490元/人 |
60人 |
|
天海慈善基金會在開學報到時還給每一位天海的新生免費發放了價值千元的“助學愛心包”,里面包括了三季的校服、夏秋冬的床上用品、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學習用具。
2.3實習就業質量。
半工半讀一直是天海的亮點和特色,學校始終把實習生的管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首先是校長室組織修訂了最新的《揚州天海職校實習生管理條例》(修改稿),從制度上來保障實習管理工作的有序有力有效地推進!稐l例》在一開始明確了學生實訓實習的管理網絡,要求“努力形成校長室領頭抓、實習就業處具體抓、各職能處室協助抓、班主任和實習指導老師配合抓這樣一個齊抓共管的局面”,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的主要職責。針對二年級半工半讀和三年級頂崗實習的不同特點,《條例》確定了兩個不同階段不同的管理模式:在半工半讀階段,以班主任管理為主、實習就業處管理為輔;在頂崗實習階段,則以實習就業處為主,班主任(實習指導老師)協助管理,相關的績效考核要求也在《條例》的最后做了細化的說明?梢哉f,《實習生管理條例》的出臺為本學期以及今后天海進一步做好實習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讓各項工作更加細化、亮化、規范化。
目前,我校學生的實習點一共有20個,其中包括了今年新增的無錫君來世尊酒店、蘇州東太湖酒店、希爾頓酒店和歐葆庭仙林國際頤養中心。面對實習點多、學生較為分散的情況,校實習就業處勤于走訪、深入企業、融入學生,很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一是及時掌握實習點的學生動態,包括每個點上有多少學生,學生每月的實習情況如何,按月填報《學生就業情況統計表》。二是及時解決實習生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包括調崗、請假、工資發放,以及疏導學生在實習中出現的情緒問題。
2.4職業發展。
學生在校期間,學校十分重視對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創業創新教育。到了半工半讀和實習階段,學校和企業深度合作、聯合辦學,力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和升職空間。
3.質量保證措施。
3.1教育教學改革。
“全日制學習與半工半讀的有機結合”是天海根據學校定位為農村貧困生量身定制的學習制度,是對“全日制與部分時間制相結合”的靈活學制所進行的成功探索。學校把三年學制分為兩段。第一學年在學校全日制學習,打好基礎;第二、三學年到企業半工半讀、頂崗實習,讓學生在真實的社會、生產和服務環境中真刀真槍地學處人、學做事、學技能。
針對學習者自身特點和半工半讀模式的需要,天海對教學制度、教學方法和教材選擇等諸多方面進行了較大調整和改變。例如:在教學內容上刪繁就簡,面對實際,講求實效。不拘泥于現行的規定教材,不盲目以普通高中為衡量質量的標準,也不求與高等職業教育接軌。學校確定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制定的初、中級工應知應會為專業課的基本教學內容,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轉化為職業能力。數理化外語等文化基礎課則為初、中級工應知應會服務。又例如“重視學生在基本素養和文化知識方面的補課工作。針對學生的書寫能力差,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差,缺乏必要的社會交往能力和人文素養等,學校利用早、晚自修和星期天等‘邊角時間’,‘強制’推行《一二三四基本功補課計劃》。每天寫一頁硬筆書法,每周背誦兩首古代詩詞,雙月參加三次社會活動,每學期完成四篇讀書心得!皬娭啤蓖菩械慕Y果,喚醒了許多同學的自信,培養了他們的課余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提高了大家的文明素養!睆2005年開始,學校還陸續編印了《中國古代詩詞一百首》上下冊、《做人與做事》上下冊和《大愛育人、天高海闊》通訊報道集,作為第一學年和第二、三學年《一二三四基本功補課計劃》的校本教材。
3.2規范管理情況。
2020年,學校校長室在董事會的領導下進一步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優良作風,以“優化外部辦學環境、狠抓內部規范管理”為工作重點,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改進工作態度,進一步提高學校管理水平。校長室領導班子責權分明、配合得力,小事情各自處理,大問題就召開校長辦公會研究決定,有分有合,逐步建立起一套規范的管理模式。與此同時,學校還根據年度工作計劃的要求,在現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天海的制度體系和部門崗位責任制,為科學、高效的管理學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3德育工作情況。
天海的教育對象是一個特殊的弱勢青少年群體:他們的學習基礎薄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困生;同時他們的家庭經濟困難,又是特困生。這些學生在入校后不久,抽煙、喝酒、打架、偷竊等不良行為習慣開始逐漸顯露,給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為了讓新生能夠迅速地了解天海文化,我們精心整理印制了《天海學生手冊》,里面包括了天海的校訓、校歌、校規等內容。這樣一來,新生進校時人手一冊,既能讓學生和家長“對天海是一所什么樣的學!币荒苛巳,也能讓班主任的入學教育有本可循。
新生入學后,我們在一日常規管理上下大功夫。一個月披星戴月的跟班,所有的班主任都堅持了下來,手把手地幫助新生迅速適應了獨立的學校生活。狠抓宿舍內務不放松,是班主任每天上班關心的第一件事,每周評出的優秀宿舍從開學初的75%一直上升到期末的95%。就餐排隊、飯前朗誦校訓的天海特色繼續保持,在教學輔導員王恩東老師的精心訓練下,整齊的隊伍和嘹亮的口號成為了華東學習的樣板。用激勵教育促進雙困生健康成長,通過“優秀班集體”、“優秀學生干部”、“最佳進步獎”等獎優活動,學生主動改正陋習、遵守天海校規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安全教育和管理時刻跟上,多次進行校園安全大檢查,一旦發現危險器械及時收繳,在學生中形成了很大的震懾力。處理問題學生慎之又慎,凡是涉及學生的反省、處分和勸退,必須要報學工處備案得到校長室的批準,嚴防隨意處理學生的情況。
用活動育人,讓學生在快樂的體驗中向陽生長一直是我校學生工作的指導思想。本學期的各項學生活動也是形式各異、各有亮點。保留項目每月一次的生日會依舊精彩不斷,尤其是幾位年輕的新班主任的加入,讓生日會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創新,更能受到學生的歡迎。秋冬交替之際我們組織了一次到潤揚森林公園的秋游燒烤活動,學生在飽覽旖旎風光、大快朵頤之外,還擁有了“天海一家人”的溫馨體驗。我們在華東的校園內辦學,和華東一起舉辦過兩次活動,一次是“一二·九紅歌會”,還有一次是校園運動會。通過舉辦這類活動,絕大多數學生內向的性格有了較大的改變,集體榮譽感也增強了。
3.4黨建情況。
學校設有黨支部,現有黨員3人。2020年初,校黨支部順利落戶瓜洲鎮黨委,開始正常培養發展入黨積極分子。黨支部注重加強自身隊伍建設,積極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等,高度重視并努力組織好“三會一課”,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引領示范作用。在支部內外廣泛開展“創優爭先”活動,要求黨員和積極分子學習先進、爭做先進,并于學期末評選產生優秀黨員和學習積極分子。
4. 校企合作。
開始于2015年的南京國際青年會議中心與揚州天海職校的校企合作和聯合辦班至今已經走過了六個年頭。六年前,具有前瞻性戰略眼光和豐富酒店管理經驗的黃浩俊總經理與天海職校有著50多年教育教學管理經驗的張延年校長一拍即合,決定共同按照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著名的“洛桑模式”,采用“書本知識教授與實際操作指導相結合”的最先進的職教模式聯合舉辦“天海職校南京國際青年會議中心高星級酒店管理與服務班”(簡稱“國青班”)。六年來,天海職校和南京國青聯合開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為國青酒店定向培養了200多名一線員工。據統計,經過酒店和個人的雙向選擇,目前留在國青的畢業生有153人。他們已經成為酒店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軍,主要分布在餐飲、客房和行政等崗位,其中的絕大多數已經能獨當一面。2019—2020學年,我校沿用“國青模式”和南京華山飯店精誠合作,將“校企聯合辦班、聯合培養”的模式繼續深入實踐下去,目前來看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和反響。
5.社會貢獻。
學校在創辦之初就把辦學宗旨確定為:以職業教育為抓手,面向農村貧困家庭特殊青少年群體招生,把那些因各種無奈的原因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被擊敗”的不幸孩子,“找到”、“請到”天海來免費接受職業教育,努力做到“幫扶一生、脫貧一家”。同時,懷著一腔“上學不繳錢,就業有保證”的家國情懷,找到了一種最適合他們、也最適合我們這群辦學人的教育和教學方式——全日制與半工半讀有機結合“1+2”的人才培養模式。辦學19年來,在家長基本沒有經濟負擔的情境下,已經讓6000多名包括孤兒、本人或父母殘疾、低保戶和因病因災而致貧家庭在內的貧困學子,在學會做人、掌握一技之長后,實現穩定就業,過上了有尊嚴的小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