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學年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深入學習和貫徹國務院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精神,堅守“兩個不忘”和“三個堅持”的辦學方向不動搖。
天海是一所以“職教扶貧”為辦學宗旨、非營利性質的民辦學校,十五年來,學校堅持“幫扶一生,脫貧一家”的辦學理念,五千多名貧困學生在這里學到了一技之長,過上了幸福生活。新學年,學校新領導班子將始終不忘全心全意為農村困難家庭青少年群體服務的初心;始終不忘為企業培養一線員工的定位。堅持職教扶貧不動搖,堅持“半工半讀”辦學方向不動搖,堅持“做人第一、動手第一、就業第一”的辦學理念不動搖,幫助更多的寒門學子在這里“學一技之長,過美好生活”。
(二)宣傳天海十五年辦學經驗和成果,爭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揚州天海的辦學經驗和成果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董事長多次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作交流發言,亮相中央電視臺和對話白巖松,多次獲得國家級的表彰。然而,天海在市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欠缺,出現了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現象。
新學年學校在繼續高舉“職教扶貧”大旗的同時,要利用一切機會,積極向我市領導和社會各界宣傳天海艱難的辦學過程和關愛學生感人事跡,讓更多的人了解天海、理解天海、支持天海。建立以辦公室為龍頭、各部門積極參與的宣傳報道網絡。加強在省市教育報刊和網站特別是《揚州時報》教育專版、揚州教育網站《校園風鈴》的宣傳報道,制定獎勵辦法,擴大天海影響。
為迎接“全國革命老區職業院校扶貧發展聯盟”成立大會的召開,在王功亮董事長的親自主持下編撰了天海職!2002-2006級老區困難家庭5006名學生逐步實現免繳學費、雜費(代辦費)和伙食費檔案資料總匯》和《大愛育人 天高海闊》兩本書,用詳實的數據和畢業學生的真情告白,完整記錄了天海人十五年來全心全意幫扶五千多名貧困學生學成就業并過上幸福生活的過程,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愛心教材。新學年我們要不遺余力向各級領導推薦和介紹這兩本書,讓社會各界知道和了解天海這十五年的德施善行。
(三)協調和處理還好與有關部門聯系,借力助推天海發展。
1、學校辦學十五年來,得到了省市老促會不遺余力的支持,董事長多次指出:沒有老促會的大力支持,就沒有天海的今天。學校今后要繼續加強與各級老促會的密切合作,在職教扶貧的基礎上,向老促會建議和推出新的扶貧舉措,依托各級老促會組織機構健全的優勢,續寫多種形式扶貧新篇章。
2、市教育局是我校的主管部門,在行政管理、經費撥付、業務指導等方面對天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過去因為種種原因雙方之間產生一些誤會。對此,學校一方面要積極主動地加強與市教育局相關部門領導的溝通和聯系,報告學校發展中的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難題,利用一切機會向他們宣傳學校的辦學理念、工作思路,最大限度的爭取支持。另一方面也要進一步規范學校的辦學行為,按照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開展各項工作,嚴格教育教學管理,積極參與職成教處組織的各項職業技能競賽,加強與企業合作辦班的教學管理,尤其校外班要經得起常規檢查和突擊檢查,逐步消除對我校的誤解。
3、加強與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殘聯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系,保持與省少兒基金會、愛德基金會和市慈善總會等慈善機構的良好關系,多種途徑爭取項目經費的支持,給困難家庭的寒門學子更多的經濟援助。
(四)立足華東,全力以赴的做好與江海學院的合作辦學的各項工作。
江海學院是我市一所舉辦早、發展快,在國內有較大影響的民辦高校,經過十幾年的長足發展,現校園占地面積1040畝,各類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在編教職工500多人,在校學生近萬人的規模。隨著國內近年來生源波動等因素,目前招生從過去以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轉變成以中專學生注冊入學為主。學制向兩頭延伸、實行集團化辦學,成為江海學院未來發展方向。江海和天海的戰略合作協議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簽訂的。學校要緊緊抓住這個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加強與江海學院的全方位對接與合作,依托江海雄厚的辦學實力和影響,力爭年內在招生、提升辦學能力和水平、改善校容校貌上取得新的突破。
與此同時,要認真處理好與華東石油技師學院的合作和租賃關系,用堅韌不拔的毅力與華東有關領導進行周旋,盡最大努力降低學校租賃費用的支出,度過當前困難時期,期待柳暗花明的未來。
(五)著力提升學校內部管理水平,打造一支愛崗敬業、辦事高效、群眾擁護的管理團隊。
天海經過十五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管理模式和規章制度。學校新領導班子將在繼承前輩寶貴管理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規范教育教學管理。1、繼續建立健全和完善符合天海實際的各項管理制度,實行制度化管理;2、定時定點召開校務會、行政辦公會、教代會、全體教職工會議和黨內民主生活會。建立即民主又集中的學校議事決策機制;3、根據新學年的部門設置,制定部門崗位責任制,讓每一位中層以上干部都知道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努力打造一支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攻堅克難、勤奮向上、團結一致的干部團隊和教職工隊伍。
(六)不忘初衷、拓寬思路,探索扶貧辦學新路徑。
職教扶貧是我校的一面旗幟,辦學十五年來,學校與省市老促會密切合作,將5000多名寒門學子培養成人成才,過上了幸福生活,為數以百計的困難家庭脫貧做出了貢獻,受到了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肯定。但隨著國家對公辦學校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不斷加大,我校的減免費優勢逐漸不再。加上西部地區學校為獲取國家補貼對生源的封鎖,導致我校近兩年的招生人數大幅度減少,學校陷入低谷。面對當前困難,學校一方面要加強與本市企業的合作,走校企合作、定向培養的新路徑;另一方面,在堅持職教扶貧的前提下,積極開展各級各類的扶貧性質的職業培訓,想方設法增加學校預算外收入,努力尋求新的生存發展空間。
(七)著力培育特色專業,打造新的辦學特色。
職業教育經過三十多年的長足發展,如今可以說是初具規模,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當前職教專業數十個、學生人數萬人左右的大中專職業學?梢哉f比比皆是。在這種背景下,像天海這樣的微型職業學校生存的關鍵應該在“特色”上做文章。
隨著我國老年化社會的到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養老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產業發展的政策,老年康養行業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專家預測未來5-10年,中國起碼需要四千多萬的老年康養從業人員。在今后的幾年里,學校在辦好天海傳統專業的同時,重點精心打造老年康養專業,用三到五年時間努力把天海打造成國內有影響、省內有地位的職業學校,在特色辦學上取得新的突破。
新學年即將開始,天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振旗鼓、整裝待發。希望全體教職工緊密團結在學校新領導班子周圍,繼承和發揚老一輩天海人艱苦創業、心系貧困學生的奉獻精神,同心同德、勤奮工作,積極建言獻策,為學校擺脫困境、創新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